核心观点
重申观点:建筑央国企成长端、业绩端、回报端多维指标向好,国企改革提速叠加估值体系重塑强催化,价值重估有望持续带动估值修复。
本周重点关注:经济专家座谈会再提稳增长,关注基建资金投放落地节奏;国新加大对建筑(祁连山/中交设计、中国交建)、能源、机械类央国企投资力度;中非经贸博览会成果丰硕,百亿美元项目签约落地。
本周关注
关注1:经济专家座谈会再提稳增长,关注基建资金投放落地节奏。重点推荐: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冶、安徽建工;重点关注:山东路桥、浙江交科、四川路桥。
7 月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提出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
基建投资资金充盈,来源广泛:1)2022 年一般公共预算节支近6516 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2)2023 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前置,截至2023 年7 月7 日,近64.7%新增专项债额度投向基建类项目。3)2022 年政府性基金超收节支7651 亿元,结转结余为23 年基建投资提供子弹。
关注2:国新加大对建筑(祁连山/中交设计、中国交建)、能源、机械类央国企投资力度。重点推荐:中国交建、中国中铁、华电重工、中国中冶;重点关注:振华重工、祁连山(中交设计)、中铁工业。
国新集团围绕国家战略,制定符合市场化且具有创新性的投资策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企改革。国新集团旗下投资性子公司主要包括国新基金和国新投资。国新基金旗下基金出资方主要由国新集团、部分央企、地方国有企业以及部分金融机构组成;国新投资由国新集团100%控股持有,债务融资方面,国新投资2020 年以来多次通过非公开发行短期债券从外部募集资金。23Q1 国新投资新进投资企业13 家,主要涵盖建筑、能源和机械设备制造三大行业,其中建筑行业布局中国交建和祁连山(中交设计)。
关注3:中非经贸博览会成果丰硕,百亿美元项目签约落地。重点推荐:中国交建、中国能建、中国铁建;重点关注:中钢国际、振华重工。
7 月2 日,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落下帷幕,中非双方累计签约项目120 个、金额103 亿美元。发布99 个对接合作项目、金额87 亿美元,其中11 个非洲国家发布74 个对接项目,数量为历届之最。从签约企业看,中国交建签约多哥卡拉大学城主体建筑工程项目(第一期)等多个项目,中国能建签约涉及新能源、绿氢、房建等多个领域,合同总金额约61 亿元人民币,中国电建连签2 单,涵盖光伏、储能建设和工业园EPC 工程。
重点标的
重点推荐:中国交建(23 年业绩对应8.5xPE,0.71xPB):全球头部基建承包商,发布股权激励案锚定业绩目标,分拆设计资产借壳祁连山上市,全面布局海风、光伏新能源业务,三峡旗下中水电划转中交集团、注入股份可期。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55.82 亿元, yoy+9.60% , 海外新签额834.19 亿元,yoy+35.32%。
重点推荐:中国能建(23 年业绩对应10.7xPE,1.06xPB):全球火电工程建设龙头,发力新能源投建营、积极布局压缩空气储能&氢能。22 年,公司新签合同额10491 亿元, 同比高增20.2%, 新能源/ 传统能源工程建设新签合同额3550/2493 亿元,同比分别高增83.9%/23.9%。
重点推荐:中国中铁(23 年业绩对应5.4xPE,0.73xPB):新兴领域拓展加速推进,股票激励引发新动能。发力水利水电、清洁能源、港口航道、海上风电等新兴领域,股权激励激发动能。23Q1 新签合同额6673.8 亿元,同比增长10.2%。
重点推荐:华电重工(23 年业绩对应21.4xPE,2.25xPB):风光火氢协同发展的辅机、工程系统承包龙头。23Q1 公司实现营收9.01 亿元,yoy-32.2%,归母净亏损-1.10 亿元,同比保持稳定。
重点推荐:中国铁建(23 年业绩对应4.7×PE,0.59×PB):基建工程承包龙头,稳增长主力军。加快布局绿色环保、城市运营等领域,发行REITs,旗下公路资产价值有望重估。 23Q1,实现归母净利59.08 亿元,yoy+5.1%,实现新签合同额5396.34 亿元,yoy+15.82%。
重点推荐:中国中冶(23 年业绩对应6.9xPE,0.88xPB):冶金建设龙头,业绩高速成长,资源开发贡献利润新增量。22 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5926.69/102.72亿元, 同比增长18.40%/22.66% 。23Q1 实现归母净利33.72 亿元,yoy+25.77%。
重点推荐:安徽建工(23 年业绩对应5.5xPE,1.04xPB):传统水利劲旅,有望受益全国、地方水利工程高景气度。19-22 年,公司水利工程新签由23 亿元增至60 亿元,CAGR+37%,22 年水利工程合同金额占比4.5%。22 年公司累计新签1327 亿元,同比高增75%。23Q1 实现归母净利3.48 亿元,yoy+11.35%,新签合同额384.52 亿元,同比高增16.56%。
重点关注:祁连山(中交设计)(1.02XPB)。拟置入中交集团旗下6 家头部设计院,打造中交设计平台。新祁连山作为中交设计平台,由原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集团”)旗下6 家头部设计院组成,聚焦公路、市政领域。6家设计院已在非洲、东欧、东南亚、大洋洲和拉美地区的53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为中国企业在设计领域践行“走出去”战略排头兵重点关注:中钢国际(2.05xPB)。国内外领先的工业工程技术与服务上市公司,有望受益宝武在沙特全流程厚板工厂建设。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2.08 亿元,同比高增61.6%。
重点关注:振华重工(1.31xPB):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知名企业,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控股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301.92 亿元,同比上升16.22%;归母扣非净利润约为4.15 亿元,较往年同期增加8.55 亿元。年归母净利润高增21.06%;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稳增5.5%。
重点关注:中铁工业(1.00xPB):盾构机龙头制造商,新兴市场拓展增长曲线。
22 年隧道施工装备业务新签增长12%,提前布局海风市场有望受益海风工程高景气度。23Q1 实现归母净利润5.25 亿元,同比稳增4.2%。
板块跟踪
【基建市政】:
截至2023 年7 月7 日,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累计22596 亿元,共有64.7%新增专项债额度投向基建类项目。7 月1 日-7 日,新发行及拟发行地方专项债171 亿元,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占比分别25.0%/8.2% /16.9%,23M1-7 基建类分别占比67.0%/ 63.0%/ 62.0%/ 58.7%/ 65.7%/70.4%/44.6%。
【专业工程】:
火电投资上行、核准装机再提速,灵活性改造迎景气区间。2023 年7 月1 日-7日,全国新开工火电装机0.7GW,新核准火电装机3.3GW。2022 年,全国核准火电装机合计82.5GW,同比增速达343.5%;其中:22Q1-4 装机分别 8.6 / 16.3/ 25.5 / 32.1GW,23Q1/Q2/Q3(截至7 月7 日)核准分别18.3/13.8/3.3GW;投资进度方面,2022 年全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7208 亿元,同 比增长22.8%;电网工程完成投资5012 亿元,同比增长2.0%;国内火电电源基本建设投资达909 亿元,同比高增28%。
海风工程政策迎来密集期,核准放量趋势持续。根据风电头条,23Q2 海上风电核准装机量达2.6GW。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截至2023 年2 月2 日,中国已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海上风场共114 座,涵盖海上风机近5,700 台,累计装机量达28.6GW;根据《2022 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倡议》,“十四五”期间各省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可达100GW。我们认为海上风电工程仍有较大成长空间,板块景气度有望持续上升。
【地产链】:
销售端: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周环比+44.7%、同比-24.0%。1)新房方面,23 年第26 周(7 月3 日-7 月7 日),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390.79 万平方米,环比+44.7%、同比-24.0%。2)二手房方面,23 年第26 周,全国二手房出售挂牌量指数为38.86,环比+22.2%,同比-20.6%。
拿地端:房企拿地环比提升122.1%。23 年第26 周,100 大中城市当周供应土地规划建筑面积5194 万平方米,环比+122.1%,同比-22.3%(去年同期当周供应土地面积6689 万平方米)。
行情回顾:建筑板块本周累计涨幅0.5%
本周(7.3-7.7)申万建筑指数单周涨幅0.5%,列申万32 个一级行业中列第11位,上证指数单周涨幅-0.2%。细分三级行业方面:子版块走势分化,装修装饰涨幅2.4%。
【个股行情】: 全筑股份( 18.66%)、东湖高新( 13.66%)、GT 集团(12.30%)
【活跃度&估值】:本周(7.3-7.7)建筑板块日均交易量164 亿元,较上周日均值170 亿减少6 亿元。截至7 月7 日收盘,建筑装饰一级行业动态市盈率PETTM9.7倍、市净率0.90,对应10 年历史估值分位数分别为25%、14%,处于估值偏低、底部回升阶段。
高频跟踪:本周城投债发行量上升,住宅用地供应同比下降,钢材价格环比下降【资金】:本周城投债发行额586.4 亿元,新增22 只专项债。
【土地供应】:本周大中城市累计供应土地建面/纯住宅建面同比-11%/-39%。
【原材料】:石油沥青开工率周环比下降,螺纹钢价格下降。
风险提示:疫情反弹;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房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电力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建筑设计领域AI 发展不及预期;国企改革推进不及预期;海外项目需求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