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机械网 - 建筑机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材料资讯 | 工程项目 | 工程资讯 | 配件咨讯 | 协会动态 | 行业动态 | 行业综述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协会动态 > 中联重科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V.biz | 商业搜索

中联重科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信息来源:jianzhu.net.cn   时间: 2012-10-16  浏览次数:372

    坚定不移谋创新
    2012年7月,山西灵石,一个县城普通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现场,记者看到了震撼的一幕:隆隆机鸣声中,一台80米碳纤维泵车正垂直展开它的凌云臂架,将C25混凝土源源泵送到19层以上的高楼,首次投入使用便完成连续作业48小时的施工创举。这个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今全球唯一一款采用6桥通用汽车底盘、7节臂技术,并投入使用的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就来自长沙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这款明星产品,用中联人的话表达,是公司“高位嫁接,二次创新”的完美结晶。产品最大亮点之一的“碳纤维复合臂架与轻量化技术”,由中联重科和其2008年并购的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意大利CIFA公司共同开发,具有重量轻(较传统高强臂架重量轻40%以上)、可设计性好、一体化成型、耐腐蚀和节能环保五大优势。截至目前,全球还没有一种新技术、新材料可替代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混凝土泵车臂架。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如此描述:科技成就中联。中联重科颇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思维是,持续的技术变革,同时还着眼于对材料的变革。
    这是现代企业全新的创新思维。
    在中联重科20年里的每一阶段,中联人都能对当年他们为之骄傲的明星产品如数家珍,一一列举哪种是能代表着每一个时期我国乃至全球最先进工程机械技术的产品。
    创新,驱动,发展。一次次的突破,一次次的世界纪录,在公司持续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中不断涌现。中联重科的技术创新神话,一直延续传奇到今天。
    十字箴言:科技产业化 产业科技化
    20年,中联重科始终实践着10个字: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老院长陈润余认为,中联重科对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对于科技创新理论,最大的贡献便是这十字箴言。
    中联重科的前身,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1985年,建机院成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吃皇粮”的他们被迫“断粮”,只能依靠雄厚的科研实力老本,“卖图纸”维持生计。几年过去,图纸卖得差不多了,研究院效益依然颇微,人才也开始“孔雀东南飞”。
    1992年,履新研究院科研副院长的詹纯新,提出了他思考已久的一个问题:别人买我们的技术图纸生产产品,赚钱发财了,而我们还处于贫困的边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实体产业,从二线到一线,从后台到前台,走“科技产业化”之路?
    当年,詹纯新率领7名科研人员,借款50万元,创办了研究院实体企业中联公司。创业3年,让建机院开始走出困境,人才也开始回流。老院长回忆,尔后数年的实践,中联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科技只有产业化,才能走入国际市场,才有机会站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最高点。尝到“科技产业化”甜头的詹纯新,又提出了“产业科技化”观念,公司必须不断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这样,将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再以产业养科技,科技又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在中联重科持续运转,不断凝聚、强化,释放出中联重科的创新力量。
    成为行业创新驱动的火车头
    詹纯新一直强调,把研究院转变成一家企业,并非难事。但作为一家带有研究院基因的科技型企业,不能忘了它的国家使命感,要立足创新,在行业内起到引领推动作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这种深植于中联人的国家使命感,成为中联重科持续科技创新的源源动力。
    20年,为了这样的目标,中联重科在制定标准、专利和生产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上不懈努力着。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中联重科标准化工作围绕企业内部、国内、国际三大领域全面展开,全力提高公司在行业话语权。
    中联重科拥有完整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和标准化人员体系。截至目前,其拥有标准化从业资格人员近160人,标准化工作专业人员近40人,有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经验的专家近70人。
    在企业内部,中联重科建立健全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公司标准化体系,陆续完成各类企业标准近百项;建立了公司级标准查阅平台和标准信息共享平台,供内部人员及时查阅与公司产品相关的各类标准,及国外最新法规/指令信息等。
    在国内,公司是多项工程机械标准的制定者,参与制定了逾300项工程机械国家、行业标准。
    在国际,公司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承担单位,也是我国首个工程机械行业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独立承担单位;公司代表国家在ISO中履行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国际表决和国内归口职责,已针对90余项国际标准项目提起投票,提出30余条意见并获采纳;公司还积极将自己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先后提出《混凝土输送管—连接形式和安全要求》等多项国际标准提案。
    强化知识产权建设是中联人的共识。詹纯新认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基础在于自主创造,只有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知识产权,才能有效转化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保护创新成果,保证公司在国际化竞争中健康发展。
    中联重科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了一支覆盖公司总部及各个经营单元的知识产权专业队伍,突出专利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快速提高专利拥有量,并严格保证专利质量,在每个技术领域形成核心专利、重要专利、外围专利多层防护。
    依托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多年知识产权强化能力建设,2011年,中联重科知识产权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专利申请量同比2010年增长10倍,增长率跃居行业第一。公司还加强了国际专利布局力度,2011年国际专利申请量230件,位列全国前五,覆盖美国、欧洲、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联重科专利质量令业界人士叹服。据统计,公司发明专利占比始终保持在3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比例保持在80%以上,并有80%以上的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公司还针对重大、重点计划项目全力进行专利挖掘与策略性布局,如针对80米碳纤维长臂架混凝土泵车,构建数量高达120多件专利的阶梯式专利保护网等。
    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使公司达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不断推出。2008年,在当时我国第三高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中联重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输送泵,将超高强混凝土输送到411米高度,创混凝土泵送世界纪录。
    说起这台输送泵,老院长讲了一段故事,当年,造一台将超高强混凝土输送到400多米高度的输送泵,国内哪家工程机械企业都没干过,谁也没把握。参与工程竞标的技术人员回到长沙,向詹纯新报告此事时忧虑颇多,竞标价格有可能造成公司赔本不说,万一弄砸了,在高压混凝土泵送领域,中联重科的牌子也就给砸了,他们倾向于不参与这个项目。詹纯新听后,没有犹豫:“不赚钱,这事也要干!中联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必须为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服务。如果连我们都没有这样的勇气面对高难度挑战,拿什么去引领行业进步?”
    创新在持续,纪录在更新。去年,中联重科研发的世界最大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将手臂伸向427米的湛蓝高空,将号称“超人”的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成功送至在建的中国第三高楼——深圳京基100大厦顶部。新“泵王”又诞生了!它标志着中国企业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和泵送施工研究已达世界顶尖水平。
    此外,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塔式起重机——D5200-240塔机于2010年在武汉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该塔机的开发,是我国工程施工装备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是全球塔机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我国工程用超大吨位塔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从此被改写。而这台起重机的设计,竟出自中联重科年轻科研设计团队。
    有人问:中联为什么要生产这么大吨位的起重机?十八大女代表、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付玲的回答很简单:“中联重科的所有产品,都出自市场的实际需要,都是为国家安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而开发。作为一家有着研究院基因的企业,它必须在行业内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老院长说,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决定于它的企业的强大与否。企业强大,才可能引领推动一个行业的强大,从而助力国家的强大。企业就应该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推动力。
    创新时代,公司的力量有多大?且看中联重科的回答——
    20年前,研究院平均每天收入不足1万元,现在中联重科每天收入2亿多元;20年前,研究院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现在的中联重科是跨国运营的上市公司,每年上缴税金50个亿,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达463.23亿元,同比增长43.89%,实现净利润80.66亿元,同比增长72.87%;20年前,研究院制定国家标准,现在的中联重科代表中国制定行业国际标准。
    20年,中联重科经历了体制改革转型、股份制改造与上市、与大型国有企业重组并购、大型跨国并购等重大改革,成长为总资产700多亿元的大型跨国企业。
    中联重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税收、就业、技术创新上的提高和进步,实现了工程机械领域的产业集聚,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了行业生态链条上其他市场主体的共同繁荣。在其周边形成的上百家中小配套企业群,每年都为地方提供着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财富。
    这就是创新时代,一家具有研究院基因的科技型企业的力量。(记者 俞慧友 徐兰山 通讯员 刘小平 卢青)
    评论:国家创新战略的样板工程
    从一个脱胎于被迫“断粮”的国家科研院所、8名科技人员、负债50万元起步的院办小公司,到今天成长为总资产700多亿元、以全球化视野参与并领导行业国际标准的制修订的大型跨国企业,中联重科用他们的实践打造了国家创新战略的样板工程。
    中联重科有着正宗的研究院所血统和基因。20多年前,研究院并没有因为其丰厚的科研成果而获得同样丰厚的利润。事业单位断粮后,他们甚至筹不到经费进行前沿技术研发。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既是中联人感悟和践行的创新箴言,也是他们的出路和梦想。
    在中联重科,他们构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研究中心、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五位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企业二级研发平台组成的两级技术创新体系,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主机产品、共性技术、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高端人才的培养引进。这是公司实现持续、跨越发展的基本要素。
    在中联重科,他们形成了人才培养、评聘、成果奖励等一系列机制,使每位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并且创造性地为公司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普遍面临高科技人才短缺、员工流失率较高的状况下,公司始终保持员工流失率5%的良性循环。
    在中联重科,他们不断扩展全球视野下的自主创新,成功并购海外行业巨头,签订国际研发协作协议,实施世界高端协同创新,公司的科研实力在巨人的肩膀上,加速夯实。
    在中联重科,国家价值观强烈而持久。作为带有研究院基因的科技型企业,他们有神圣的国家使命,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安全、国家重大工程需求而研发。他们必须支撑和引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中联重科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中联人的成功实践,演绎了国家创新伟业中的“中联神话”。他们不愧为国家实施创新战略推介的典型样板工程。他们的成功实践再次证明,科学技术一旦与市场、资本结合,改变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命运,还关乎科技人员、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
    我们身处一个创新的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呼唤更多的中联重科;共和国的强健躯体,渴望更多公司的力量。
    创新时代公司的力量
    ——中联重科科技创新发展报告(下)
    http://www.stdaily.com 2012年09月26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作者: 俞慧友 徐兰山 刘小平 卢青
    坚定不移谋创新
    在刚刚出炉不久的上市公司2012年中报中,记者对比了我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8家主要企业的数据发现,仅中联重科一家主营业务和净利润同比实现了双增加,而且增幅均在20%以上。
    上半年,我国整体经济增速延续下滑趋势,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较严峻形势,产销增速回落幅度和持续时间均超过了预期。中联的经营业绩却逆势上扬。
    在中联重科的中报分析中,记者看到了“科技含量”——
    产品结构均衡,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提升。上半年以来,产品研发硕果累累。公司自主研发、代表着全球混凝土机械前沿技术的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实现销售并投入使用,成功将C25混凝土泵送到19层以上高楼,创下泵车泵送高度世界纪录;新一代复合6节臂技术、全球最长5桥63米钢臂架泵车成功下线;国内首台双料仓干混砂浆专用包装机成功下线,标志公司全面掌握干混砂浆设备制造核心技术;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吨位履带式液压挖掘机ZE1250E通过国家检测,并交付使用,是目前国产品牌中投入使用的最大吨位液压挖掘机;多项产品荣获“2011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大奖。
    国际化进程深入推进。中国泵车自主品牌首次进入德国市场;中联800吨履带吊出口伊朗,创中国制造履带吊产品出口最大吨位纪录;塔机产品自去年与德国JOST公司高端技术合作后,综合性能在全球同型号塔机中稳居第一,全新开发的平头系列塔机T320-16获准进入新加坡市场,今年5月成功中标海外项目超大型塔机采购定单,创中国超大型塔机出口新纪录。
    科研实力大幅增强。报告期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48%,居工程机械企业榜首;成为国内行业首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单位,独立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工作;开发运行的混凝土机械TDM试验数据管理系统,为国内同行业首创,填补了行业空白。
    如此高密度的科研成果,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协同交融的持续创新三方式
    中联重科不但是我国、而且是全球工程机械产品链最全、种类最多的企业,共有13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产品。中联重科目前的研发处于一种“良性循环体系的高端状态”,有着业内唯一的两级技术创新平台——担当共性技术研究的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城市公共装备技术研究院和博士后工作站组成的五位一体“国家队”一级技术平台,负责主机产品开发与共性技术研究两者兼顾的企业二级产品协同开发平台。
    这两套平台间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建立起完整的适合工程机械发展的创新体系,在此之上,可以进行所有产品、共性技术、关键零部件及国家级的创新能力体系建设。一级平台为二级平台提供共性和基础技术、科技资源、技术人才和信息化支撑,通过两级平台的自主创新、上下延伸,实现公司关键技术攻关、产品升级换代和新产品研发,从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下转第三版)
    从国际化协同创新、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并最终高位嫁接完成完全的自主创新的角度,中联重科创造了“中联式”持续创新三方式:
    国际协同,交融创新——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2011年,公司与并购的意大利CIFA公司深度协同,运用碳纤维技术改进工艺流程,研发出全球最长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刷新世界纪录。产品请求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近半数。
    买断吸收,整合创新——完成从国内抢先到国际抢先的跨越。去年,公司买断全球顶尖的德国JOST平头塔系列产品技术,迅速吸收、整合、创新,目前已在国际请求相关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顶层设计,自主创新——公司积极展开个性技术、关键零部件及全球抢先产品开发。基于自主创新的全球起重力能最强的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的诞生,打破了国外对300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垄断地位。产品共请求专利37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
    最优配置的四大技术创新机制
    科研开发,除了具有良好的平台体系和创新方式,还需要有与之相配、不断适应研发新阶段和新时期的创新机制。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摸索,中联建立了科研投入、人才、成果评价和激励四大机制。
    公司围绕“积能蓄势、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全面赶超”16字科学发展理念,通过研发体系源源不断地推出高技术成果,持续提升企业品牌和产品竞争力;同时,形成科研促进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
    公司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和主机事业部两级科研投入机制。为保证高强度的研发力度,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科研投入,重点用于四个方向:
    面对市场开发契合市场需求的主机产品开发。公司目前已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土方机械、路面机械、液压元器件、消防设备、公用车桥等多专业分、子公司组成的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是工程机械行业全球产品矩阵最广的企业。
    共性技术研究。中联重科建立了行业唯一一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家国家工程技术研讨中心、国内首家城市公共装备技术研究院,对行业前瞻性、基础性研发难题进行重点攻关,自主创新的深度、广度得到快速拓展。目前,中联重科的工程机械耐磨材料技术、高强度合金钢焊接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等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新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强力支持。以在工程机械中应用广泛的高强钢为例,国内没有高强钢桁架结构的设计标准,国外又对相关技术保密,以致我国设计出的臂架比国外的重量大、起重性能低。中联重科经过共性技术攻关,攻克了高强钢桁架结构稳定性计算的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公司履带起重机、塔机等产品向大吨位、高品质方向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关键零部件研究。多年来,中联重科在高端液压件、传动件、控制元件和工程车桥等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在比例电磁阀、力矩限制器等关键产品上取得了突破。
    高端人才投入。中联重科为高水平人才提供了优秀的研究平台,目前已形成一个科研氛围浓厚、创新能力突出的研究团队。
    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普遍面临高科技人才短缺、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的不利状况,但中联重科始终保持员工流失率5%的良性循环,并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加盟。中联重科的工资水平与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并不算高,它又何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呢?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强调,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才。在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上,它有着自己的方式。公司规划的晋升通道,使得技术与管理岗位薪酬对等。公司倡导学习和自我超越,对人才实施动态管理。
    “中联重科在评价机制方面,是面向产品设立课题,以实用效果检验创新成果。在课题承担上,公司唯‘能力’论,而不是‘职称’论。在奖励上,也不以工作量为导向,而是以创新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导向。”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付玲介绍说,“公司每两年会依据创新能力与个人业绩进行一次技术人员评聘,这使技术人员既有积极性也有压力和动力。在激励机制上,公司多层次且重基层。除年度奖励外,公司每两年举行科技大会奖励,还设立了专利申请/授权/实施递进奖励和合理化建议奖。”
    人才为什么会选择中联?从日本归国、拥有双博士学位,曾在外企工作过的焊接技术专家王霄腾博士告诉记者:“中联有科研院所的历史背景和积淀,并且有良好的平台,在这里工作,我有一种使命感:我是在为我国的工业作贡献。”他告诉记者,中联给他的待遇,并不比他曾经工作的外企高,“但中联的平台让我能不断挑战自己,自身提高很快。在这里,我觉得我两个学位的知识都不够用,还需要不断的充电和学习”。
    王霄腾说:“外企有人当面对我评价,你们中联人工作时的精神面貌不一样,我们只是知识与报酬的交换,而你们的感觉是在为自己做事,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非常强烈。”
    “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很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实现人才的最优配置。我们会给予每个科研人员最初的选择和调整,一旦确定了研究方向,就不会允许轻易更换。我们需要每一个研究人员在自己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厚度。只有这样,才能出好的成绩。”付玲补充说。
    自主创新的全球化视野
    自主创新需要全球视野。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曾评价,中国的制造业在国内取得了很大成功,但谈到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相比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甚至韩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比例相当小。中国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国际品牌,让企业全球化。
    詹纯新和中联重科团队的创新思维,与罗伯特?蒙代尔的思考显然一致:全球视野下的自主创新,能支撑起国家创新体系,为国家创新战略占领更多的制高点。
    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了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意大利CIFA公司,代表全球最高水准的技术迅速为中联重科吸纳,混凝土机械全球第一的领导地位第一次被中国企业占据。
    雄厚的创新能力、自主创新的全球视野,使得中联重科敢于瞄准、敢于攻克世界技术难题。马鞍山长江大桥及武汉鹦鹉洲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重达240吨的大型预制模块提升200米以上,对起重机的结构、机构和安全控制系统均提出了极高要求,国际上已有的起重机均无法满足要求。中联重科充分利用基础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二级研发平台的协同作用,组建了跨部门联合开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突破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研发出了D5200-240型塔机,可以将70头大象一次性提升至200米以上的高空,为国家重点工程施工提供了关键装备,也为今后我国大型模块化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1年,中联重科与JOST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在德国签下了第一个国际技术合作项目,经过潜心消化融合,项目的首个新产品T320-16销到了欧洲、新加坡、香港等高端市场,仅近期的3个展会便收获订单60余台,价值逾1亿元人民币。
    一个新产品,国际认证通常难度大,耗时长。通过此次技术合作,成果T320-16在CE认证、MOM认证等国际认证上进展得很顺利,这无不显示出JOST品牌的影响力。
    公司还充分运用JOST的资源,在德国慕尼黑建立研究所,为JOST产品尽快实现国产化、产品服务欧洲市场和引进国际化人才服务。
    自主创新的全球视野,使得中联致力于把中国的标准变成世界标准,创新时代的中国公司力量,得到了新的强化和释放。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建筑机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