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机械网 - 建筑机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材料资讯 | 工程项目 | 工程资讯 | 配件咨讯 | 协会动态 | 行业动态 | 行业综述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工程资讯 > 拓城引产业 小虎仍威猛
Z.biz | 商业搜索

拓城引产业 小虎仍威猛

信息来源:jianzhu.net.cn   时间: 2012-09-21  浏览次数:427

    日本富士通等90多个金融机构及服务外包机构,总投资达289亿元。 南日资料图
    “做梦都没想过这里会变成这样”,每次路过千灯湖公园,张丽萍总会忍不住心里暗自赞叹。每当夜幕降临,这座南海最大的公园,1300盏各色景灯齐齐点亮,周围林立的高楼倒映在湖中,像极一座金碧辉煌的水下宫殿。在三五年后,这里更将成为广东省事实上的金融高地。没有人会想到,十多年前,这里竟只是一片农田包围的作坊厂区。
    事实上,千灯湖片区的崛起,只是南海十年嬗变后留下的惊鸿一瞥。十年前,以民营经济著称的南海,开始进入矛盾凸显期。这十年来,南海依靠内资外资“双轮驱动”,借着广佛同城的东风,锐意推动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曾经誉满天下的“南海模式”,已经被注入新的活力。
    “有市无城”的尴尬
    10多年前的南海,尽管已位列“广东四小虎”,但中心城区建设滞后
    张丽萍是土生土长的南海人,2001年毕业后也回到了家乡工作。在她的印象中,十年前的南海市,尽管已位列“广东四小虎”之一,但还是一座典型的小县城。1992年,南海撤县改市,政府大楼也从桂园迁至现在的南海大道。从那时起,桂城的城区规划不断修编、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区人口逐渐增多,商业配套也日趋完善。
    不过,南海主城区“人气不旺”的状况还是持续了很久。上世纪90年代初期,虫雷岗山以北基本上还是一片稻田,桂城最早的小区海景花园开盘时候,几乎没人愿意入住。在1997年以前,南海还没有一座真正的市民公园,当时的南海市政府拍板,在海五路附近修建了虫雷岗公园。但由于周边地块荒芜,一度鲜有市民问津。
    中心城区建设的长期滞后,导致不少腰包鼓起来的桂城人,都习惯在佛山老城区消费。家在桂城的张丽萍,当时也经常搭车到禅城燎原路、升平路、祖庙路一带逛街。而禅城的燎原路、福禄路一带的消夜档口,也总少不了南海客的身影。
    2000年前后,桂城的南海大道虽然已经建成,但南海“有市无城”的尴尬局面并未改变。“桂城只有南海大道,南海广场还刚建成,由于南海大道机关单位多,一到晚上都没人了,非常冷清”,桂城居民王意龙回忆说,当时不少桂城人最想得到的就是佛山的户籍。在佛山商界,至今仍流传着一个段子:十年前,某知名品牌在南海大道做消费力调查,数着当时过往寥寥无几的车流,一度十分犹豫要不要进驻桂城。
    当时的南海主政者十分清楚:南海中心城区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南海规划局副局长黄永熙回忆,早在1996年,“寻找南海城市中心”的课题,就已经被当时的南海市领导提上了议程。根据当年出台的《南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南海城市中心区已划定:海八路以南,海三路以北,南海大道以东,桂澜路以西,共计面积约3.4平方公里。
    1997年,南海市邀请了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院等4间国内顶尖规划院,为南海城市中心区编制设计方案。在磨合了清华大学和中国城市规划院两个方案后,一条新的南海城市中心区轴线一锤定音:以虫雷岗公园,穿过中心区往北跨过海八路与规划的体育公园相接,建设一条3公里长的南北向城市景观主轴。
    千灯湖畔拓新城
    随着千灯湖板块崛起,桂城城市化进程开始飞奔,南海终于有一颗“城市之心”
    中心城区的规划虽然定了,但千头万绪的建设需要有一个突破口。“千灯湖公园就是这个突破口”,时隔12年,黄永熙仍为时任南海市领导独到的眼光折服。南海政府采取了可持续发展思路,即先做好环境、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以此带动中心城区建设。因此,中心区最先启动的工程是千灯湖公园及周边路网“事实证明是十分正确的”。
    这是一张高规格、高起点建设的“城市名片”。数据显示,在2000年,南海全市财政收入约为60亿元。但投入建设占地302亩的千灯湖公园,就花掉了2个亿,南海发展新城区的决心可见一斑。
    当施工人员开着轰隆隆的挖土机进场时,这里还是一片被农田、鱼塘包围的作坊厂区。千灯湖公园的选址是旧桂城的高田工业区,100多家五金、纺织、建筑机械等小厂星散分布其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空间腾出来”,桂城街道一名负责人感慨地说。
    经过750多个日日夜夜的埋头苦干后,2001年8月,千灯湖公园终于揭开面纱,露出美轮美奂的模样:湖面约132亩,湖岸线长约2.2公里。最引人注目的景观,是山顶上6座高28.5米的大灯塔、48米单跨钢拱桥以及250米长的廊架和历史观测塔。每到夜晚,各色景灯1300盏齐齐点亮,形成一个湖光山色相辉映、绿树溪流点缀其中的美丽景观,令众多游人沉醉在霓虹灯影之中。
    千灯湖很快成为南海乃至佛山城市景观的“新贵”。南海乃至佛山的市民,更是对这一新景观趋之若鹜。细心的张丽萍发现,千灯湖公园建成后,往日常往佛山老城区去的街坊们,渐渐喜欢上在这个大公园晨练、跳舞、唱歌、散步。
    越来越多的广州市民从芳村骑行,或乘广佛线地铁到千灯湖消暑。因位处广州芳村以西,甚至有广州市民将千灯湖誉为“广州新西湖”,与北白云湖、南海珠湖、以及在建的东萝岗湖并称为“新四大湖”。
    随着千灯湖板块的迅猛崛起,桂城的城市化进程开始飞奔,南海也终于有了一颗“城市之心”。
    有星星还要有月亮
    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经济面临转型,南海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2003年,时任南海区长的李贻伟,早已在思考,如何让千灯湖片区乃至整个南海区,实现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
    时光倒回到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南海,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1980年的工业总产值仅有7 .37亿元。改革的核心有一条,就是“权力下放”,让基层政府和老百姓有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当时,南海县委、县政府提出,县、公社、村、生产队、个体、联合体企业“6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策略,激活了南海体内蕴藏已久的经济能量。
    这一时期,传统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加工、小冶炼等小作坊手工业,在南海大量涌现。而环顾周边,以顺德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和以东莞、深圳等地为代表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企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当时,三十岁出头的新华社记者王志纲和他的同事在珠三角跑了一圈后,写出一篇题为《广东跃起四小虎》的报道。自此,顺德、南海、中山和东莞“广东四小虎”开始名扬天下。
    而在经济高速增长近20年后,珠三角东西两岸的“四小虎”,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发展瓶颈。按照世行专家的研究报告,在人均G D P超过5000美元后,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这就是著名的“中等收入陷阱”理论。
    “广东四小虎”之一的南海,虽在省内国内仍然走在前列,但已不如十多年前那么光彩夺目。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南海区实现生产总值4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近4万元。但红红火火的乡镇企业背后,也隐藏了诸多严重问题:绝大部分为加工型的传统产业,现代高技术型企业数量偏少,区域竞争力不强;企业的产品开发以模仿为主,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企业主要在规模、价格等低层次上竞争,内耗严重;技术人才缺乏,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等等。
    2003年,政绩斐然的三水区长李贻伟,调任南海区长。履新不久,他就清醒地看到,在土地、能源等各种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南海过去单一工业化的发展老路已经行不通,而“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也亟待完善。他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东莞类似于苏州,那么南海就是南方的温州。”
    李贻伟上阵“搬大树”
    引进奇美、一汽大众,南海世界500强企业从零开始,一口气引进了18家
    到任当年,李贻伟便提出了“双轮驱动”战略,即通过内资外资“两条腿走路”。引进外资成为当务之急,而最重要的就是寻找一些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至大的项目。这也是他屡屡提及的“搬大树、招大商”理念。
    至今,南海政界仍流传着李贻伟亲自上阵招商的故事。奇美是台湾知名的液晶面板制造巨头,2006年前后,计划在大陆建设模组厂。奇美项目跟南海从2006年1月份首次接触,4月3日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前后历时仅三个月。
    一位南海官员回忆说,别的地方招商都是谈土地、谈让利,但李贻伟不一样。当他得知奇美有位高层很喜欢兵器,他就跟人谈兵器:“你知不知道古代长矛上为啥有红缨?”对方称不知道。李贻伟说,“那是因为长矛扎到心脏上,血会喷出来,枪杆就会滑,所以红缨是用来挡血的。”对方从此将李引为知音。
    在打“知己牌”的同时,南海也从企业需求角度做了翔实准备。李贻伟曾回忆称,在引进奇美项目时,南海专门研究了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提交详细的方案,根据精密电子行业的要求,将工厂附近的自然环境作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如附近哪家工厂生产所需零件,哪里有模具提供都有介绍。“奇美看了都很惊讶,还把它保存下来作为资料”。
    另一被誉为“十年内再造一个佛山”的一汽大众项目,被坊间津津乐道为一件雨衣所留住。2009年10月,大众中国“华南战略”尚未公布,但各地政府招商团队早已闻风而动,而南海在首轮筛选时甚至没有进入大众高层的视野。当一汽大众考察团首次到南海狮山考察时,突遇风雨,气温骤降,当地官员立即指挥现场车辆围成一个圈,让现场人员躲进来保暖,并在很短时间内送来一批毛衣、雨衣,让一汽大众考察人员感动不已。
    很难说这一“取暖”故事,是否促成了大众高层在南海布局的决心。但在这一小事中,南海官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对企业需求的贴心服务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无疑为南海出线增加了印象分。
    2006年底,当李贻伟升任南海区委书记时,实施近三年的“双轮驱动”已初见成效:南海区共承接了约600多亿元的投资,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更是从零开始,一口气引进了18家。而南海本地投资与外来投资的比例几乎达到55:45,民企、外企比翼双飞的大格局初步奠定。
    争来广东金融高新区
    在产业升级和500亿元土地收益之间,南海选择了前者
    招商引资大踏步前进的同时,南海区的产业升级也在紧锣密鼓地谋划。李贻伟将目光投向了正在建设中的千灯湖片区。
    2007年7月31日,这个万年历上称为“宜嫁娶、开采、动土、开市、入宅”的黄道吉日,“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下称“广东金融高新区”)落户南海。授牌后的签约仪式上,交通银行广州分行、广东省农信社率先拟将金融后台中心落户千灯湖。
    “广东金融高新区,是南海争取来的”,接近南海区决策层的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千灯湖片区尚在最初开发中时,市里的意见倾向于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季华路发展金融街、金融区,南海区在千灯湖片区建设金融区的意见并未受到重视。
    转机出现在2007年6月5日。知情人士回忆称,当天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在南海南国桃园召开,主管金融的副省长宋海以及驻粤所有银行的行长都在。“当天,李书记(注:李贻伟,时任南海区委书记)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正在建设的千灯湖片区的优势,比如风景好、土地储备多、整个片区起点高、广佛同城后的洼地优势等等,最后他提出在南海建金融区的想法,并向金融机构发出了投资邀请”。
    李贻伟的发言引起了宋海注意。随后的议程中,宋海问台下的各银行行长,“金融高新区就在这里建设,你们支持不支持?”一锤定音,广东金融高新区落户南海千灯湖。7月2日,广东省政府正式行文将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冠名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事实上,南海区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来争取这块沉甸甸的“牌子”。规划的千灯湖金融高新区占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约1.5平方公里。李贻伟曾表示,“这里以前计划做地产,如果卖地发展地产,政府可获得约500亿元的土地收益,但南海区还是舍弃了短期收益。”
    按规划,广东金融高新区功能定位,初步为广东省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涵盖数据处理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培训中心、创新研发中心等;而规模则是到2015年,设立后台服务基地的金融机构约80家,金融外包服务企业超过100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身为经济学博士的时任佛山市长陈云贤,曾描绘了一个美好愿景:金融高新区先做备份基地,成为广州、深圳的金融后台,之后再延展功能做前台服务,最终形成金融产业集群。
    五年过后,陈当年制定的“路线图”正在逐步得到实现。今年8月,广东金融高新区公布的“成绩单”显示:目前,金融高新区已引入美国友邦、中国人保、法国凯捷、日本富士通等90多个金融机构及服务外包机构,总投资达289亿元。包括中国人保、富士通等60多个机构已开始营业。而在今后的五年,“产业金融”成为广东金融高新区创新探索的突破口。
    经济转型大踏步前进,南海去年G D P达到2089亿元,将近占佛山G D P的三分之一。而未来,随着一汽大众的投产,南海这只小虎精气神会更佳。
    延伸
    广佛同城南海抢先机
    2009年3月19日,广佛两地党政考察团在佛山签署《广佛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是年,被媒体称为“广佛同城元年”。
    早在2000年,广州行政区划调整,“东进、南拓”成为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格局从传统的“云山珠水”跃升为“山城田海”,城市框架重新向东、南拉开。而佛山也在2002年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规划采用的“2+5组团”模式则是以中心组团为核心向外辐射,而重点也是向南拓展。但在此后,广州的“西联”、佛山的“东承”均无实际行动推进,此时的广佛一体化“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两市政府层面的关系仍是竞争多于合作。
    而两市在市场层面的关系却做到了“行政有界、经济无疆”,这一点在广佛交界前沿的南海区体现得更明显。2003年后,南海区在产业分区上采取了“东西板块”战略:东部地区主动承接广州功能的扩散,广州主力房地产开发商涌入桂城,号称“中山九路”的南海黄岐的房地产也迎来了大开发,大量批发商和采购商则奔走于大沥。西部地区的狮山工业园区,已然成为广州汽车城的配件中心。
    在广佛同城的城市发展格局下,千灯湖片区很快成为抢占先机的必争之地。随着保利地产入驻千灯湖,保利水城、保利1号公馆、保利洲际酒店、保利花园等一系列“保利系”项目渐次落成,打造了千灯湖畔第一个大型商业区、酒店和高档公寓区;同年,中海地产也不甘落后,万锦豪园项目也紧随其后落子千灯湖边。千灯湖板块,遂一跃成为桂城豪宅集中地。
    大家说南海
    南海未来要建一个怎样的城市?我们一直在思考。一座城市,必须彰显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跟别人不一样。尤其是文化,就像城市的DNA,这是甄别城市个性的标志。也要看到,城市始终是与产业经济紧密结合的。南海的东、中、西三大片区,同样意味着不同的产业形态,东部主打都市型产业,中部主打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则主打文化旅游牌。 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
    每天早上我都到千灯湖锻炼。附近区域的道路宽阔顺畅,吸引了不少大地产商进驻,南海变得越来越美丽了。 桂城叠南村民昆叔
    从小到大,目睹虫雷岗山和千灯湖到现在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但走走逛逛,总觉得有些单调,每次总是爬完山,再看湖,然后再到千灯湖绕着走一圈,走着走着就走完了。如果按照规划设计所说的那样,那以后这里就比现在要宽广很多了,那样才有气势,更符合南海的城市品位。 桂城居民李小姐
    记者手记
    “南海模式”2 .0版 经济转型、社会改革双核驱动
    南海一直与众不同。三十年来,凭着敢为人先的精神,南海从昔日一个纯粹的农业县,演变成今日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明星城市。
    改革开放之初“六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策略,被南海民间所蕴藏的经济活力阐释得淋漓尽致。以大沥为代表的专业镇形成了完整的铝型材加工产业链,盐步则集聚了大批的内衣加工企业,平洲的皮鞋、南庄的陶瓷亦都盛名在外。
    而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后,南海赖以“领跑”的先发优势开始逐渐丧失。相反,土地、能源、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开始全面制约南海的经济发展。这一时期,撑起南海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也呈现疲态,“只见星星,不见月亮”成为显著特征,难以再支撑南海经济更大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在利用外资、引进外资方面,南海一直需要“补课”。
    简要地说,过去十年,南海经济发展主要做的是“双轮驱动”。东西板块战略、搬大树招大商、建设狮山园区、区级行政事业零收费……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都为了南海能借力破局。而在软件建设上,南海的行政方针也在悄然改变,从“无为而治”到“有所为有所不为”。17个镇街合并为8个、简政放权、打造五星级南海等等新政,为南海的经济腾飞做好后台配套。
    如今,在城市建设、经济转型大踏步前进时,南海又开始试水以“政经分离”为核心的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力推“政经分离”,将基层农村从以往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为了让集体资产透明运作,南海建立了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和财务监管平台。这种经验做法,在本月初召开的全省现场会上被高度肯定,并将在全省予以推广。
    作为改革前沿阵地,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也成为南海近年来孜孜探索的一个命题。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人员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去年,南海区卫生系统开全国之先河,由政府向第三方服务机构购买综合医疗社工服务,在南海区人民医院试点“医务社工服务”项目,首次将专业社工服务引入医疗卫生系统。而作为佛山首个公益综合体“关爱桂城”创益中心已成为市民活动、N GO孵化、社会精英沟通的公益综合平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在参观后,对其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当下,南海正站在新一轮起跑线上。作为全省的经济强区,南海已进一步提出了“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发展战略,将全区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片区,实行错位发展;同时,文化综合改革、农村体制改革、社会建设改革和行政综合改革四大改革正着力推进;此外,产业转型升级正在进一步深化。
    “南海模式”正在改写,而南海人也永远在路上。
    大事记
    2003年1月
    南海举行佛山市南海区成立大会暨挂牌仪式。
    2004年4月
    南海区委、区政府举行《广佛大都市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南海东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期成果报告会。
    2005年1月
    南海区撤并镇(街),桂城、罗村、九江、丹灶、狮山、大沥、里水等新建镇(街)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并举行挂牌仪式。
    2007年7月
    南海千灯湖金融商务区获广东省政府授牌,成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2008年1月
    佛山市南海区政府与福田公司南海汽车厂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佛山市有了首个上规模整车生产厂。
    2009年3月
    中国光大银行佛山分行办公楼在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奠基,这是第一家落户金融高新区的金融机构区域总部。
    2010年6月
    一汽大众新厂落户南海。
    2011年9月
    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成为广东省首个县域范围省级高新区。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建筑机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